首页

速读谷

菜单

两人一块在酒店前面的马路上面溜达。

五月底的燕京,已经过了沙尘暴的季节,但天气也不算太热,走在路上很舒服。

“雷主编,你看完那本《骚动之秋了吗?”方明华边走边问。

“今天中午看完了。”雷达点着一支烟,回答道。“你觉得写的怎么样?”

“嗯还算不错吧,比较成功塑造了农民改革家岳鹏程的艺术形象,较好地处理了历史、道德与审美之间的关系”雷达思索了一下回答道:“另外,文字朴实。”

“就这点?”方明华反问道。

“你让我要说多少?”雷达停下脚步,看着方明华笑道:“我是评论者,不是吹鼓手,我就看出这些优点。”

方明华听了笑了。

“雷主编,听你这口气,你不太看好这本书。”

“对你呢?”雷达反问道。

“我也不看好。”方明华回答的干脆利落。

“原因?”

“这部书算的上是改革文学范畴,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说,相对于张洁的《沉重的翅膀、李国文的《园街五号、柯云路的《新星等作品,《骚动之秋无论在人物塑造上,还是语言结构上,都看不出任何的创新和进步!”

“特别是这部小说在内容上过度趋从于制度政策变化,在结构上简单停留在时空顺延的机械模式,在文本语言上更像那种苍白空洞的报告文学,整个作品缺乏起码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,无法带给读者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。”

“作者把笔墨主要聚焦于岳鹏程这个乡镇企业家身上,然后像流水账似记录了岳鹏程遭遇的苦难、大胆的变革以及心性的畸变。整个故事只是停留在事件表象上,既没有遵循生活的逻辑,也缺乏对人性的深度挖掘,导致作品太过浅薄,甚至显得过于流俗。”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

相关小说全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