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速读谷

菜单

有点子将这个事情,当成自己的荣誉的味道。

只能说,太师不愧是太师,大宋政坛的不倒翁。

单单是这份能屈能伸的政治智慧,就够那些年轻气盛的大臣学上几十年了。

赵煦笑过之后,就看起了文彦博的文章。

这一看,赵煦嘴角的笑容,就更是压抑不住了。

“太师啊太师……”

“想不到太师居然是这个样子的!”

文彦博的这篇文章,通篇站在了普罗大众【良善百姓】的立场上,论述着苛政、暴政,对于【良善】的危害。

他甚至,在悄悄的借鉴、使用蒲宗孟发明的【涓滴理论】。

举着一个个例子,说明某某是如何通过雇佣穷苦百姓,使这些百姓和其家人得到温饱,安居乐业,并使社会风气都得到了改善。

这让赵煦看的都有些恍惚了。

这还是文彦博吗?

那个当年对赵煦的父皇,说出‘陛下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非与百姓共治天下’的文彦博哪里去了?

哦……

文彦博马上就要买扑下一个抵当所,并让其子文及甫去经营。

那没事了。

屁股决定脑袋!

当年的文彦博,是地主士绅的代表,他自然要站在地主士绅的立场说话。

现在,文家要开始通过抵当所牟利。

自然,他的屁股就坐在了新兴的工商业、手工业集团这边。

给【良善百姓】说话,自是理所应当。

因为,文家已经是【良善百姓】的一员了。

赵煦看完文彦博的文章,继续看汴京义报上刊载的其他内容。

汴京义报的其他版面,也刊载了不少士人文章。

也都是在议论、评论,府界之事。

总体上来说,舆论都是倾向于【良善百姓】一方的。

就连刊登的诗词,也都是如此。

赵煦看完,放下手里的报纸,赞道:“善!”

“汴京义报的立场,还是站得稳呐!“

“童贯在政治上是可靠的!”

一旁的冯景听着,赶紧低下头去。

赵煦看了看他,笑了起来:“冯景啊,你要和童贯认真学!”

“不要因为你的级别比童贯高,就在人家面前摆谱……”

“诺!”冯景赶紧应命:“大家教诲,臣铭记于心!”

“嗯!”赵煦点点头。

接着他就看起了汴京新报。

和汴京义报不同,汴京新报,在曾布开始接手相关案件后,就慢慢的开始对案情降温了。

不再追着报道相关案情,也不再上跳下蹿的挑动舆论。

而是按照赵煦的指示,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汴京城。

开始报道起各种八卦趣事,甚至专门开了一个类似‘走近科学’这样的新版面,报道在汴京城里过去发生过、出现过的各种传说故事。

这次送来的汴京新报,也是一般。

赵煦将之看完,对童贯更加满意了。

“等到明年,给童贯一个机会吧!”赵煦想着。

一直将之留在汴京,是委屈了他。

他的才干,应该得到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。

就是……

该命其南下,去和蔡京搭班子,一起将来自大宋的爱,传递给东南亚人民?

还是让他北上,去和吕惠卿搭班子,将汉家阿舅的宽仁,送到吐蕃、党项乃至于西域各国人民手上呢?

这得好好考虑一下。

当然,最好亲自问问童贯的意见。

将两份小报看完,赵煦就对冯景道:“去告诉童贯,便依此刊行!”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

相关小说全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