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速读谷

菜单

牧民们的衣服通常是自己做,眼下也有买的,靴子鞋子买的多,但百货大楼里卖的胶鞋穿着更方便、更时髦。

所以棉胶鞋虽然没有他们的毡筒穿着那么保暖,但却被年轻牧民特别是小伙子们喜欢。

再就是女孩用的毛围巾和男人们戴的皮帽子。

这些东西李龙杂七碎八的都买了一些,还有鸡蛋糕这种零食也买了不少。基本上每户牧民家里都有老人,他们吃这个不费牙。

从百货大楼里出来,李龙就去了市场。

他发现最受欢迎的除了粮食、电池外,还有的就是酒、皮牙子和洋芋。冬天牧民吃不上菜,就靠着这皮牙子和洋芋,还有就是在山里摘的野果子自己做的酱。

当时李龙给他们带的白砂糖、方糖就帮了大忙。

市场那些门面房里,目前卖什么的都有,走过一趟,基本上就能把想要的买齐。

李龙还买了一些鸡蛋和宰好的公鸡母鸡。虽然眼下还没下雪,但晚上温度已经到了零下,闲房子里放这些东西是能放住的。

杂七杂八的拉了一车,李龙回到了大院子里。

小黑看到李龙回来异常高兴,蹦蹦跳跳的。那两只狍鹿子长的大了,开始顶人了,李龙便把它们拉回到了老马号里,打算看明年开春如果能再逮到小的话,弄回到院子里来。

到时孩子们差不多能坐着玩了,有小狍鹿子或者马鹿的话,跟着刚好一起玩。

当然,找不到的话,弄两只小山羊羔子也不错。

天已经凉了下来,下午的时候杨大姐在院子里推着两个孩子在院子里转圈。

李龙找木匠给两个孩子做了一个推车,其实就跟平板车有点类似,两个大轮是拉拉车的轮子,两个小轮是手推车的轮子。上面架着的板车做的坡形,铺上被褥,孩子能半躺着看着外面。中间隔开,两个孩子都能躺得下。

有了这个板车后,两个孩子可喜欢在上面了,能活动着走,看看风景,杨大姐也能解放出来,不用老是抱着孩子了。

李龙回来的时候,韩芳已经下课了,顾晓霞还没下班,顾博远倒是先一步过来了,他是在检查李龙他们房间里的炉子。

天冷了,四小队那边,李建国家里已经架起了炉子。眼下一年到头钱挣的不少,到年底了,就不需要太节省了。平房屋子里已经有些潮冷了,所以先把炉子架起来,烘去潮气,每天做饭也方便。

李龙每天在忙外面的事情,倒是把炉子的事情忘记了。

当然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,是这大院子的主屋设计建造的比较好,李龙他们住到现在,目前还没感觉到冷。

顾博远的小院子已经架上炉子了,中午吃饭的时候问顾晓霞关于炉子的事情,看这边还没架,他倒没埋怨李龙。

李龙作为男人天天在外面张罗挣钱和事业的事情,加上这里面本身比他的小院子要暖和一些,所以没想起来正常。

反正他目前事情不多,今天就提前关了店,过来把炉子看看,试架一下。

李龙看着老丈人在点炉子,脸上还带着灰,脸就有点红。他下了吉普车赶紧过去帮忙。

“没事没事,你忙你的,这架炉子嘛,小事情。”顾博远乐呵呵的说道,“你屋子里东西两间卧室里的炉子我都试了,先架几晚上把屋子里好好烘一下。

小芳她们屋子里的,我指点小芳也架好了。这烟囱一夏天过去倒也没堵烟,大院子啊,就是不一样。”

老丈人还知道避嫌啊。李龙笑笑,把自己目前做的事情和顾博远说了一下。

“嘿,你还是挺有眼光的。”顾博远点点头说,“眼下大家慢慢的手里都有点钱了,过年咋也能买些肉改善生活的。

食品厂里投放的那些肉肯定不够。这市场里倒是有个肉摊子,一天摆出来的肉就那么一点,城郊那边的黑市也有卖肉的,那些好肉还是怪抢手的……”

原来顾博远也不只是守着农资店那一亩三分地,对县里的许多事情还是挺关注的。

“所以我就想着现在养一批牛羊,育肥到腊月开宰,到时往市场里一放,咋说也能卖个几十只羊。”

“那可不止。你可小看了咱县里人的购买力了。”顾博远摇了摇头,“你知道不知道,就光秋后到现在到我店里买农资的有多少?好几百家!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

相关小说全部